【导语】:“十一五”期间,市卫生局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,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,解放思想,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为重点,坚持中西医并重,积极推进城乡医疗救治体系、疾病控制体系、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,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,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,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。
“十一五”的五年间,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史上资金投入量最大、项目安排最集中、发展最快、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、成效最显著的时期。2005年底,全市病床6304张,人员总数9778人,到2009年底,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病床8331张,人员总数11336人,病床和人员总数分别增长了32%、16%。五年间,政府投入不断加大,卫生资源总量显著增加,先后投资49832.42万元,建成或在建市级医院病房楼、综合楼3栋、市中心血站1个、县级医院4个、乡镇卫生院25个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、标准化村卫生室1052所,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就医环境。
五年来,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,广大农民的受益面逐步扩大,受益水平逐年提高,新建、改建、扩建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级卫生室的建设,改善了农民的就医条件,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和“因病致贫、因病返贫”的状况得到缓解。截止目前,我市农民参合率达97.89%,参合农民的筹资标准由最初的30元提高到150元,新农合医疗费用补助的封顶线由1万元增加至6万元,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提高至乡级70%、县级60%、市级50%左右。同时,在市级实行网络直补,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有参合农民706.4635万人次,累计筹资金额64354.185万元,享受补助的参合农民人数385.6052万人次,补偿金额51765.03万元,享受1万元封顶线1842人次,享受3万元封顶线119人次。
从2006年开始,我市全力推进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,先后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1052所,总投资4351.42万元,房屋改扩建面积83952平方米,为村卫生室统一配备电脑、心电图机、防保冰箱等基本医疗设备,对卫生室的制度、医疗文书、工作服、科室牌、胸卡、床上用品、常用抢救挂图、资料柜等进行统一配发,使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,服务功能日趋完善,医疗行为更加规范,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卫生网络的服务功能和诊疗水平。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硬件投入的同时,高度重视农村卫生队伍建设,狠抓乡、村两级人员的培训,2005至今,先后对75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管理知识、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,对全市74个乡镇卫生院和1364个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进行了传染病防治、急诊急救、麻醉护理、呼吸内科、放射、检验等专业培训,共培训3978人次,大大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。
城市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,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。近年来,政府高度重视民生,大力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,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投资2.5亿元,新建28层病房大楼,于2009年12月底封顶,将于今年12月底投入使用;黄河三门峡医院投资3000多万元,建设了一栋9层病房大楼;渑池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完工;义煤集团总医院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六层内科智能病房楼,200张床位已经投入使用,并新建ICU、手术室、肿瘤治疗室等;陕县新建综合医院一座,占地96亩,床位400张;义马市人民医院自筹资金400万元扩建病房楼,使床位增至200张,住院病人增加很快;卢氏县人民医院自筹资金1600万元,新建门诊行政楼9540平方米,同时住院部内科楼、外科楼进行分设,使深山区贫困县的县级医院具有城市化功能。民营三门峡妇科医院投资900多万元,漂亮的就医环境,亲切的人性化服务深受好评。不断完善的医疗硬件建设在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医疗需要方面,以专科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来补充,市、县、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的任务,保障百姓健康。建立了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及网络急救站,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急救网络体系,并加强管理,使我市急救管理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。2005年以来,我市各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、省卫生厅的要求,深入开展“医院管理年活动”、“医疗质量万里行”、“平安医院创建”,严格医疗机构监管,严把医疗技术准入,以人为本,狠抓医疗质量管理,使我市医疗机构软实力走在了全省的前列。
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。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0年开始起步,2008年按照卫生部新颁发的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》要求进行了重新规划,全市目前已建成3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,其中市区20个,灵宝市3个,义马市13个,网络框架已基本全覆盖,使小病进社区,为辖区居民提供了方便、快捷、持续、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。截止目前,城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21.2万人份;发放健康教育资料75800份;举办健康知识讲座103期,共受教育8277人次。
五年来,在“预防为主”的方针指导下,按照“夯实一个基础(计划免疫),突出三个重点(艾滋病、结核病和乙肝防治),建立一支队伍(疾控人才队伍),提高三项能力(疾病防控能力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)”的工作思路,我市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。强化了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。利用国债资金,建设了一个市级疾控中心、五个县(市)疾控中心(防疫站),新增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;利用日元贷款、中央转移支付经费,对市、县疾控中心检验室分别给予60万元、35万元的仪器装备,并配备了疫情监测车、疾病控制车等。建立和完善了快速、畅通、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,制定和完善了《三门峡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》和《三门峡市防病救灾预案》,逐级进行了强化培训和模拟实战演练,有效提高了现场应急处置和部门科室之间的协作能力,逐步规范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以“抓好一个基础,突出三个重点”为切入点,不断提高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预防控制水平,有效控制了非典、人间禽流感、艾滋病、结核病、霍乱、流行性出血热、乙脑、病毒性肝炎、手足口病、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传播流行。卡介苗、糖丸、百白破、麻疹、新生儿乙肝等“五苗”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5%以上。2008年以来,又扩大免疫规划,将免费疫苗由5种扩大至13种,预防15种疾病。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结核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,确保了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0%、治愈率达80%以上,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了“三免”(免药费、免化验费、免拍片费),项目实施以来,共有4600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享受了国家的“三免”政策。不断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,在市疾控中心建成了艾滋病确认实验室,建成了12个艾滋病初筛实验室,形成了艾滋病监测网络,认真落实了国家“四免一关怀”和省委、省政府“四有一不”的相关政策。加强乙肝防治,相继开展了乙肝疫苗普种和查漏补种工作,对全市208982名15岁以下儿童开展了免费乙肝疫苗普种。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,建立了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,有效地控制了甲流疫情暴发。
不断增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,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,组织实施“降消”项目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,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,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,2006年以来,全市共补助农村孕产妇27482人,补助金额173.4505万元。为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,降低神经管等缺陷的发生,全市115200瓶叶酸已全部发放至各县(市)区。2009年,我市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7.62%,孕产妇死亡率为4.78/十万,婴儿死亡率为3.59‰,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低于全省水平。
五年来,我市加大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力度,市、县两级相继成立了7个卫生监督机构,专业从事卫生监督工作232人。目前,为全市共有卫生监督执法专用车辆7台,快速监测车1台,配备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、有毒气体检测仪等快速监测设备43台,配备了电脑办公设备32台,摄像机、照相机等取证设备11台,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,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和手足口传染病流行期间,依法加强对传染病预防、治疗、监测、控制和疫情管理监督检查,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。
我市中医药事业得到长足发展,全市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。现有4所公立二级中医医院,2所民营中医院,全市9所二级以上西医综合医院都开设有中医门诊和中药房,75所乡镇卫生院,有62所设置了中医科,全市2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,有中医药人员37人,中药房14个。1346个村卫生室中,80%配有中医药人员.各级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,争取中央投资2027万元,建设项目23个,建筑面积由05年底的36490㎡增加到60402㎡,床位数由2005年底的415张增加到720张,固定资产增加23.99%;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,出院病人增加149.22%。
“十一五”期间,随着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质改革全面展开,我市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,疾病防治能力迅速提高,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,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,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,为保增长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在未来的“十二五”期间,市卫生局将按照《十二五规划纲要》要求,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团结奋进,不断创新,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,为保障百姓健康,构建和谐三门峡做出积极的努力。